博鱼体育官方网站-HEREWEGO!奥斯梅恩7500万欧转会已成不得卖回意甲
春节返乡就开启“相亲模式”,亲友的关切问询和家长的软硬兼施让许多大龄青年抓狂不已。
“相亲苦,相亲累,相了半天不般配。又搭烟,又搭糖,搭来搭去还是黄。父母跟,家人随,七嘴八舌直皱眉。有说坏,有说好,说到头大才拉倒。问家庭,问年龄,在家种地是不行。心在烦,脸在笑,见到对方吓一跳。挑高矮,拣肥瘦,好比菜场买猪肉。看五官,看长相,反应慢了没商量……"
这是近来网上流传的相亲段子,也是春节里诸多大龄男女被逼婚被相亲的真实写照。在这个本该喜庆团圆的春节假期,许多单身人士在亲友关切问询中压力巨大,在相亲如赶场的奔波中无比纠结。
春节期间最为感受到“相亲”压力的人群,按城市排名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,按省域排名则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,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。浙江位居榜首。
“相亲”关注度省份和城市排名(制图:黄沛)
男性春节期间遭遇相亲话题几率更高
全国就数浙江最爱相亲!
某婚恋网站对会员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,春节期间90%以上的人预计会进行相亲,56.7%的人将超过8次甚至是10次。
湖北日报(荆楚网)大数据舆情监测系统显示,从除夕到正月初四这五天时间里,“相亲”一词在网络舆论场的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:相关信息量达8.4万多条,其中微博上有将近6万余条,新闻和微信上则各有7500条左右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时段中,“相亲”这一春节热词的热度最高峰恰恰是出现在1月28日初一这一天,耐人寻味。
“相亲”舆论关注走势
从“相亲”这一话题所波及的性别分布来看,男性占比78%, 女性为22%,则显示与一般人们观念中“剩女”遭受“被相亲”压力更大的观感不同,男性春节期间遭遇“相亲”话题的几率更高——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面对“相亲”话题,男性更愿意坦率在网上吐槽和分享压力,而女性则不太愿意公开在网上讨论这一话题。
“相亲”人群属性图
月入8000-10000元的男士最受欢迎
这些职业最受相亲市场偏爱
根据国家民政局最新数据,目前我国单身成年人已经超过2亿,其中未婚的达
1.4亿人,20-24岁年龄段最多有8320万人,25-29岁的也有3890万人,尤其是25-44岁单身男占比超过60%。
数据显示,月入8000-10000元的男士在女性择偶时最受欢迎,占比达58.37%,而更低或更高的都在20%左右。
男性择偶喜欢会计、护士、人事行政类女性,尤其是28岁的轻熟女。女性则偏爱职业经理人、理财师、公务员等男性,特别是33岁的优质男。
26岁的在杭公务员小周姑娘(化名)同样未婚,这次过年回家,也被安排了三次相亲,但都没有看对眼的,“我是外地人,最好能找个同样在杭州工作的老乡,不过也不太容易啊。”
“爸妈也不一定非要我找公务员,我自己觉得,有固定工作,收入起码在七八千吧,再低,在杭州生活起来压力很大。”小周说。
男子过年去泰国旅游:
被逼相亲以后年味就没有了
这个春节“被相亲”的年轻人应该不在少数。一首名为《春节自救指南》的歌曲在今年春节前夕走红网络,歌曲描述了一位回家过年的青年在面对众亲戚“拷问”时的爱情观、事业观。许多网友表示,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心声,也表明对催婚和相亲的厌倦已成共识。
家住湖南株洲的陈威在大年初二当天“逃去泰国”,30岁的年纪让在北京打拼的他,每逢过年回家都会被家人安排相亲,于是,出境游成为他打破惯例的出口。
“泰国风景很好,海风很干净,没有腥味,也没有相亲。”陈威告诉中新网记者,他很庆幸选择了旅游过年,虽然在异国年味淡薄,但他也不太在意。“自从每年被逼着相亲以后,年味就已经没有了。”他说。
一年一度的催婚、逼婚“盛宴”让很多家庭急于找对象抱娃娃。小编想到这些年不断攀升的离婚率,不禁疑惑,结婚也该赶时间么?
来源:中国新闻网、杭州日报、界面新闻、荆楚网、FM93交通之声、郑州新闻广播等| 版权归作者所有
同样被催婚的相亲的点点!
祝你赶快脱单!
评论留言
暂时没有留言!